第六十四章 半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承乾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把人命当回事了。

    只要达成自己的目的,管你死多少。

    当然这是对于不认识的人。

    认识的,李承乾自然不会让他们死。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死一些和自己无关的人,达成自己的目的。

    让大多数人选择都是一样的结果。

    圣母太高尚,李承乾认为自己不是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人。

    虽然这么说,但能少死一些人李承乾是很愿意的。

    李承乾所有的计划已经决定好了,这是不会更改的事情。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少死一些人。

    关外蛮夷是人吗?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在李承乾心里,那些都不是人。

    所以在李承乾的计划中,也就灭世家的时候死些人。

    等大唐稳定了,可以开疆扩土了。

    基本就不会死人了。

    死的只会是关外的蛮夷。

    只要大方向不变,其他的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要灭世家,其实一开始就可以灭了。

    后续的事情对自己也没多大的影响。

    但对别人的影响就大了。

    世家一灭,忠于世家的官员估计就造反了。

    一旦造反,大唐战乱不断,甚至出现群雄争霸的戏码。

    甚至突厥,吐谷浑等等都会来趁火打劫。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李承乾获胜,但死多少人才能平定?

    这是个未知数。

    至于那些官员不会造反?

    李承乾只能报以呵呵一笑。

    在大唐也生活了这么久。

    这里的人什么风格还是能把握清楚的。

    名声大于一切。

    这一点从某岛国切腹自尽就能看出。

    那个岛国大部分文化都可大唐相似。

    毕竟是从大唐偷学的文化。

    某个棒子则是像极了大明。

    虽然五胡乱华让中华民族乱了几十上百年。

    但文化还是传承下来了。

    以前中原的战争都是君子之战,自从有个孙子说了句兵者诡道也。

    一切都变了,但这样就仅仅只是战争。

    名声的地位可是一点都没变化。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

    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这段话就可以充分体现这种精神。

    对于这些官员而言,是世家的人扶持自己,在自己贫寒的时候援助自己,让自己能吃饱饭,有书念。

    甚至能做官都是世家在帮助。

    怎么可能不造反?

    就算不造反,李承乾也放不下心。

    鬼知道他们会商量什么计策?

    世家之所以稳固,就是把控了绝大部分读书人。

    很多书籍都在世家的收藏之中。

    可一旦纸张泛滥,世家就不可能把控读书人了。

    一旦不可能把控读书人,世家就有覆灭之危。

    纸张一出来,世家就大肆打压也是这个原因。

    要是在朝堂之上讨论,李承乾绝不可能会这么顺利。

    一般来说,这种东西都会在朝堂之上讨论几天甚至几个月。

    但李承乾偏偏反其道而行。

    直接就建造厂房大肆造纸。

    等纸张堆存几十万张的时候才对外出售。

    甚至一开始都是免费发放。

    ps:求个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