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木工车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支撑的椅背。这些东西都是木工活。而秦昭的沙发是高档家具,这些木工活自然要求做的精细,不能粗制滥造。如此一来,木工的工作量直线增长,即便加上郑成功支援的木工,人数还是不足。

    秦昭暗道是时候拿出车床技术了。

    当然,这第一步只是人力木工车床。

    说干就干,秦昭回到自己的屋里,摊开笔墨开始画木工车床的设计图。跳过车床的发展史,对后世车床颇有研究的秦昭当然是直接生产十九世纪技术成熟型木工车床。

    秦昭设计的木工车床是一个h型,左边是车床的主轴。h型中间的那一杠是一个滑动轴。滑动轴上装着溜板箱,溜板箱上面装着可以移动和旋转的刀架。滑动轴上面还有一个可以匀速拖拉的托架。在h型的最右边是车床的顶尖和尾架。

    用这个车床车部件时候由两个人摇动主轴旁边的动力杆,给车床提供动力。

    要加工的木头工件装夹在主轴上面的卡盘内,或支承在主轴及尾架两顶尖之间。动力杆由人力驱动,得到动力作旋转运动。车刀装在刀架上,由溜板箱带动作纵向或横向进给运动,也可手持车刀靠在托架上进给。

    车床很简单,只是在关键部位上需要生产轴承减少摩擦力。

    秦昭又摊开白纸,为这个车床设计需要的滑动轴承。

    秦昭制造的不是后世的高端轴承,而是和这个时代钢材水平贴合的原始球形轴承。在原先的历史上,最早投入实用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动轴承是钟表匠约翰·哈里逊于1760年为制作h3计时计而发明的,当时被视为划时代的发明。

    这种滚动轴承现在的秦昭也能做出来。

    秦昭有在这个时代堪称精钢的苏钢,再加上他掌握的热处理技术,不对轴承效率提太高要求的前提下,生产一个受力很小的滑动轴承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秦昭画出了轴承的草图。

    滑动轴承的安装是外行最难弄懂的地方。即便是秦昭,详细了解滑动轴承之前他也不明白那些转珠是怎么装进两个轴管的凹槽中去的。

    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在安装滑动轴承时候先把转珠全部装进外环底部,聚集在一起。然后把内环卡进外环。内外环就位之后再把外环底部的转珠均匀拨弄到正确的位置,让内环和外环一起卡死。

    卡死之后还要为每块滚珠做保持架,让滚珠只在固定位置旋转。

    秦昭算了算这个轴承受力大小。

    按一个木工件最大不超过5kg的量计算,这个轴承在旋转时候的受力不超过13kg。这样的受力量,经过热处理的苏钢完全可以胜任。

    加工轴承件的工艺以及加工完后的热处理,秦昭以前没事的时候曾经询问一家国营轴承厂请教过。除了保密的高级工艺,那家国营厂的工程师知无不言。普遍的轴承钢的热处理归根到底就是那几步,秦昭已经烂熟于心。在他的指导下,插云峰上的几个铁匠就能完成热处理。

    比较麻烦的是轴承的抛光技术,秦昭没有实际操作过钢材抛光。

    秦昭为了这个抛光技术又找到了广州城的刘大头。他为锁子甲生产护心镜也是要抛光钢片的。因为如果护心镜光滑的话,很大程度上可以把侧面射过来的弓箭滑出去。在这种要求下,护心镜越光滑越好,刘大头的钢材抛光手艺颇有一手。

    秦昭找到刘大头,做了六十套光滑的苏钢轴承备用。毕竟木工车床是吃轴承的大户,一个堪称原始版的木工车床就要六套轴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