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各方的看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这两人之中,年轻的壮汉此时看着那面色刚毅的同伴,语气充满期盼着询问道。

    那刚毅的壮汉,看样子就是一个闷葫芦,此时犹豫许久才缓缓的张嘴,极为简单的说道:“好……”

    这俩人不是别人,正是横行于九江,劫掠过往商船的的九江贼周泰和蒋钦。

    两人现在虽然是九江贼,被世人所不齿,但是后来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一个是东吴君主孙权最为信任的将领,另外一个则是经过孙权教导以后文武双全的统兵大将。

    周泰可以说是整个汉末三国,命最为硬的人,可谓是满身伤痕,也金枪不倒,算是狠人一个。

    因此他靠着自己强悍的武艺和坚强的肉体,一次次的保护着孙权转危为安,从而深得孙权信任。

    而蒋钦和周泰一样,也算是目不识丁的草寇。

    历史上孙权劝学的可不止吕蒙,也包括他蒋钦,蒋钦听从孙权的建议,也坚持读书成为文武双全的大将,虽然比不上吕蒙这样的怪物,但也算是非常强悍的存在。

    而现在的两人虽然是水贼,但是两人可不甘心于一直成为这样的人,只不过如今的官职都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以至于两人只能落草为寇。

    不过现在两人看到了其中的机会,自然不会白白的放过,俩人稍微做好准备,解散了自己的水寨,便带着一部分不愿意离开的亲信准备北上并州。

    长江中游地区,铃铛声响彻长江两岸,让过往的商户,闻之人人色变。

    锦帆贼来去如风就凉,正规的军队也对他们无可奈何,更何况来来往往过路的商户呢?

    锦帆贼之威,真是恐怖如斯。

    甘宁倒是一脸轻松的坐在小船之上,周围的手下正撑船,而甘宁则是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手中数着面前的金银珠宝,可谓是人生极为得意。

    “大哥,我刚刚听闻九江贼已经完全解散了水寨!向着北面去了!”

    正在撑船的手下,看着自己老大一脸得意的样子,连忙小声的对着自己的老大说道。

    甘宁听闻这句话顿时放下了手中的金银珠宝,目光极为疑惑的看着自己的手下问道:“怎么回事。”

    甘宁和周泰蒋钦两方都是横行长江的水贼,双方也算是认识交手过。

    甘宁对于两人还算有所认识,虽然两人不是自己这种水平,但是周泰也不差,能在自己手上走上几百个回合,而蒋钦虽然没有周泰厉害,但也算是不错。

    没想到如今他们俩竟然把自己的水寨给解散了,这样甘宁疑惑了,这俩人准备从良了不成。

    那手下看着甘宁这一脸疑惑的样子,面色极为沉重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自家的老大。

    “呸!”

    甘宁听了这话,望江中吐了一口口水,面色极为兴奋的说道:“这当水贼多快活,这两人真的想不开,呵呵,也算了,既然这两人走了的话,那这长江一带就归我甘宁管了!”

    当然对于这并州的招贤令,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寒门子弟和武艺高强的闲散人士。

    而这些世家大族对于这所谓的招贤令可谓嗤之以鼻,在他们的眼中,早已经是看清楚了这个世道,往往出身才是决定人才水平的关键。

    招贤令的发布倒是也让许多的诸侯听闻了这件事,不过许多的诸侯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眼里。

    毕竟在他们看来,基本上的人才都是出自世家大族,而自己手中掌控的地方之中的世家大族,为了家族的繁荣,基本上也会投靠自己的势力。

    所以所谓的招贤令,让其他的诸侯根本看不上,毕竟在他们看来,所谓的人才基本上是出自世家大族这寒门子弟前去投奔陈仪,根本不足为惧。

    而当然有些人也是注意到了这招贤令,对于这招贤令同样有着不同的看法。

    东郡的曹操最近正在召集自己手下的军队,准备前去将青州的黄巾军消灭。

    曹操打算从战胜青州黄巾军里面获得足够的军队以及填充久经战乱人口流失的兖州。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仪发布招贤令的消息传到了曹操的耳朵之中。

    曹操府邸之中,曹操面色平静的坐在主位置上,而底下谋士都面色淡然的看着曹操。

    招贤令的事情,虽然让曹操感到震惊和忌惮,但是也让曹操看清楚了另外一条招揽人才的道路,如今的曹操心中也想靠着这方法招揽寒门子弟。

    “在下,觉得可行!”

    曹操刚刚说完自己的想法,只见一旁摸着长髯的程昱,没有半点犹豫便直接同意了曹操的意见。

    毕竟程昱作为曹操谋士之中最为重要的心腹之臣,在他看来曹操所说的话就是对的,自己作为谋士要无条件支持自家主公。

    荀彧也迟疑了一下,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思考,他也觉得这件事利大于弊。

    毕竟能够招揽到人才就是不错的方法,就算是招揽不到太多的人才也没有对曹操造成半点影响。

    “在下觉得这种方法可以试着尝试一下!”

    荀彧并没有像程昱那样直接了当的支持曹操,而是话语之中带有保留的对着曹操说道。

    曹操看着自己手下的两位谋士,同意了自己这个方法,然后默默的将自己的目光望向了不远处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宫。

    陈宫虽然不像程昱和荀彧一般亲近曹操,但是曹操也不敢对他有太多的意见。

    陈宫虽然是普通的谋士,但是却代表着原本兖州官员。

    曹操原本并不是兖州刺史,是陈宫说服了原本兖州的官员,最终迎接曹操入主兖州。

    可以说如今的陈宫话语权非常的重,令曹操也不敢小觑。

    “将军觉得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陈宫看了一眼曹操,最终思考了一下,语气极为沉重的对着曹操说道,默默的闭上了眼睛。

    曹操见到这样的情形,皱了皱眉头,虽然对方同意了,但是他能看得出对方心中,还是对于这招贤令有所抵触。

    曹操稍微的犹豫了一下,挥了挥手,是与他们暂时离去,自己则思考应不应该施行招贤令。

    而河北的冀州,袁绍得到了这个消息,只是嗤之以鼻,心中对于这所谓的并州刺史更加的看不上了。

    而袁术倒是没说什么,不过看样子他对这招贤令也不是太过满意,反倒是他手下的孙策则一脸惊讶的听着这个消息,眼睛之中放出精光。

    陈文礼果然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家伙,不过他的身上倒是可以有许多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孙策默默的低下脑袋,看着袁术那淡然的目光,心中暗暗想到。

    河内郡司马家族,现在的司马懿还是一个小孩子,而现代司马家掌权的人则是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

    司马朗字伯达,而他弟弟司马懿的字仲达,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的六个弟弟。

    历史上司马兄弟被称为司马八达,当然比较厉害的还是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前三个兄弟,另外五个弟弟在这三个兄长的名气和荣耀之下显得不值一提。

    而如今一名老者正面色极为沉重的坐在位置上,作为现在司马家的掌权人,司马八达的父亲司马防,现在可是头疼的很。

    年纪轻轻的司马朗作为长子,正坐在下面,此时看着自己父亲面色沉重的样子,虽然好奇也不敢开口。

    司马防叫到自己的儿子,非常的严格,是自己的儿子基本上都是人才。

    叫他站着他才敢站着,叫他坐着他才敢坐着,若不是问话,绝对不回答。

    这便是司马防教导出自己儿子的样子。

    而正因为他的严格,所以培养出他的儿子谨慎的性格,同时也养出了司马懿忍者的个性。

    而司马防现在却是极为头疼,靠近河内郡的河东郡,正是战火满地,杨奉和于夫罗两方势力联合起来和匈奴的军队打得不亦乐乎。

    而北面的上党郡同样也遭受着匈奴的进攻,作为上党军的太守张杨,正苦苦的靠着城池防御着敌人的进攻。

    而另外一方面太原城倒是极为平静,不过太原城最近发生的大事也让司马防心中充满着警惕。

    再加上如今招贤令的消息传播,让整个司马防也不得不将目光注意到北方陈仪。

    司马防可谓是官场之上的老油条,而作为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眼光可谓是非常的好。

    司马防当初就发掘出了年纪轻轻的曹操,事实上也证明他的眼光不错,曹操最终成为了一方霸主。

    而现在的司马防觉得北方那年轻人身上有着比曹操当年更为狠辣的劲,让司马防感觉到了一丝欣赏。

    至于对付其他世家大族的方法,他也看透了,无非是想要借着这方面的事情,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巩固自己的统治。

    所以陈仪的举动在司马防看来,远远没有其他世家大族那么的抵触。

    司马防再想想如今的太原城正发展迅速,而反观周围的势力却遭受到了匈奴的进攻,这让他有些怀疑如今这些事情都是陈仪秘密谋划的。

    毕竟匈奴这样大规模进攻的事情,已经将近十多年没有发生了,这也让司马防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司马防本想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曹操那里去培养培养,不过此时的他看着陈仪的兴起,整个人开始犹豫起来了。

章节目录